应征国展该注意什么

| |

发自: 网编:徐双双 | 时间: 2015-2-27 | 浏览: 1424

应征国展该注意什么



    两年前,我作为第24届中国摄影艺术展览的评审观察员,参加了终评的全过程,也在专题栏目中发表了一些关于国展评审观感的文章,其中《国展的变化与浙江的“结网”》一文中还专门就国展参赛注意事项谈了一些个人感受,今天重读此文,依然觉得有些内容可供应征者参考。
 
现节录一部分如下:
 
************
 
  作为本届国展评选的观察员,这里有必要再就一些技术问题说两句,以便未来的参与者更清楚地了解国展评选的特点。
 
  关于规则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国展说到底,还是一个摄影比赛。既然是比赛,当然就会有规则。暂且不论本届国展的规则是否合理,但既然参加比赛,你就得遵守人家制定的规则。有的作品因为对规则的忽视而落选,比如,有几组投“纪录类”的作品,采用并置影像的方式,如果按照“不能移动像素”来规定,并置影像作为一幅照片就属于合成,显然违反规则。如果不算合成,那就得算作两幅照片,则组照的总数量又超过了规定的上限,还是违反规则…有些作品,作者是付出了很艰辛的努力,但最终都不知道“输”在了哪里,不由得令人叹惋。如果对规则了如指掌,那他起码还有与其他作品一较高下的机会。
 
  作品到底给谁看
 
    既然投了国展,取得好成绩当然是追逐的目标。这里自然就会有一个问题,你在创作和投稿时有没有想过,决定命运的是站在你作品对面的评委?
 
  评委由谁构成呢,大家可以上网去查。但我们可以从评委结构来看一看。本届国展,中摄协的工作人员一律退出了评委阵营,而从不同的业界选择了不同分类的评委。这样做的出发点我想应该还是为了作品的多样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评委是什么状态
 
    面对“公开”、“透明”的评选机制,在直播的镜头面前,你知道国展评委的压力吗?这的确是我要强调的。他们真的是如履薄冰,他们很少有人踌躇满志、举重若轻,那么他们到底想的是什么呢?很简单,他们想从作品中读懂你。如果你自己都没有想法,那他们估计也没办法通过作品跟你交流。
 
  入选到底有没有标准
 
    从技术操作的层面来讲,摄影入选有标准吗,没有。因为那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技术指标和相对优劣的动态经验,没有哪一个标准可以被固化且具有通用性,只能说,评委依据的都是自己的感觉和以往的经验。有评委注重于“美感”,有评委注重于“技法”,有评委会从记者和编辑的角度去审视照片,各自可能依据自己的所长,却没有一个将“创新”提到审美高度的统一意志和集体共识,有个性的照片想要出来总的来说还是很难的。所以,要我说,极具个性的照片可能更适合个展或摄影节,却并不一定适合国展。
 
************
 
    以上是节选当时的文章内容,如今已时隔两年,我觉得还可以再补充一些内容。
 
一、关于纪录类和艺术类的选送问题
 
    关于摄影分类的争议由来以久,而国展的“纪录类”及“艺术类”的设置却已经从第20届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为什么在如此有争议的背景下依然坚持这种分类,我觉得是可以分析一二的。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纪录类”,侧重于将摄影作为记录工具来使用,简单地说,就是以叙事的结构和方式来呈现当下的生活,就好比说,“我来讲一个故事……”;所谓“艺术类”则侧重于将摄影作为语言表达工具来使用,简单地说,就是以对话的结构和方式来呈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就好比说,“我的看法是……”。有人把纪录类说成是“叙事性摄影”,艺术类是“抒情性摄影”,大致意思也是如此。如果从摄影史的维度来考察,自1920年代开始的现代摄影,强调叛离“画意”,开创出独立的“求真”摄影美学,摄影成为还原现实生活的记录工具,而成就了纪实摄影的巅峰时刻。而自1960年代开始并于1970年代逐步成形的后现代摄影,则又开创了“对话”摄影美学,摄影则成为了艺术家与社会对话的语言表达工具。而今天我们讲的“纪录类”摄影,更接近于传统的纪实摄影方向,即现代摄影方向;“艺术类”摄影则更接近于观念表达的摄影,即后现代摄影的方向。总的来说,如果没有故事性,显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纪录类摄影;如果没有意境和观念,显然也不会成为好的艺术类摄影。我这样的表述,主要是为将两种类别加以区分。看到很多影友对分类有严重的误解,比如,以为没有改动过像素,就应该是纪录类,结果一组荷花竟也投了纪录类,并一再强调是实拍的,没有经过后期,等等,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也有人会因为对某张照片需要后期改动,而将一组非常不错的叙事类摄影投往了艺术类,入错门,当然也只能惨淡收场。
 
二、关于照片的品相
 
    国展坚持要投送实体照片,这显然是有其目的的,那就是要在现场通过目测直接进行对比和筛选,品相则成了照片能否入选的很重要的一项比较指标。如果你运气好,刚好夹在品相普遍很差的一堆照片中,那你被选中的机率要大很多,但如果周围的照片品相都好,你的入选可能就很困难。所谓品相,不仅仅单指画面的构图和色彩,也包括材料和输出方式。有些人喜欢用激光印相,有些则是用打印输出的,你不妨自己事先进行一个测试比对,哪种材料哪种方式更适合你的照片,自己应当心中有数。有条件的县市一级协会,在准备国展的备战中,如果要召开观片交流会,建议一定要通过实体照片进行观摩和切磋,以便大家相互进行比较和测试,对品相有一个感性认识,这也是国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殊性。好马配好鞍,好的作品一定要有好的品相。
 
三、关于组照
 
    随着进入摄影视野的题材越来越丰富,很多情况下,单幅作品的信息量可能已经不足以表达主题,则需要采用多幅照片来达到表现和深化主题的目的,这就产生了组照。我们可以把组照当成一个摄影小专题,即按照专题的方式去拍摄和编辑。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24届国展时,纪录类组照张数从23届的4-8幅大举扩展到了4-12幅,而艺术类则减少到了4-6幅,本届国展继续沿用了这一标准。应该说,纪录类摄影有了更大的叙事空间,关键在于如何以结构化的方式把握对象,让叙事逻辑一以贯之。这就好像一组照片是一篇报告文学,每张照片是一个段落,段落与段落之间当然会有顺序和联系,而且也不能内容重复。篇幅所限,不想在这里讨论组照的编辑问题,但有一点还是要再次强调,就是关于纪录类的两个技术规范,一是不能改变像素,二是不能超过12幅。24届国展时,有一组照片采用并置形式,将12组某行业人员的结婚照与老年合影照并置在一幅10寸照片中,整组作品很有份量,品相也不错,应该是入选等级奖的重要候选,但问题来了,如果按照规定不能改变像素,并置就应该算是2幅照片,如此加起来,这组照片就变成了24张,不管怎么算,都是违规,评审组现场开会讨论,最后一致通过,以违规落选。这一点希望大家注意,在提倡语言创新的今天,纪录类摄影可能会有很多新样式出现,但不违规肯定是前提。
 
四、关于作品的简要说明
 
    纪录类摄影必须要有简要说明,而且字数要求在100字以内,这一说明要求并置于作品的首页(针对组照而言)或作品的下方(针对单幅而言),而内容则要求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点。如果说初选的时候,评委们不可能有精力仔细阅读说明,那进入复选后,尤其是进入等级奖的评审时,评委们都会非常认真地阅读说明。很多影友不会写说明,在极其珍贵的100字内,却用很多笔墨说明拍摄过程和拍摄器材,而对内容则是一带而过,甚为可惜。把这100字都留给你的拍摄对象吧,把影像未尽表达的内容用文字来补充,让评委加深对你作品的理解是用好这100字的关键,而至于怎么拍摄的和用什么器材拍摄,并不十分重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