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摄影家协会编辑专访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
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图片来源:网络)
以下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编辑专访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
鲍老师您好,能介绍一下今年大理国际影会的展览情况么?
鲍:今年展览上有很大的突破,我们原来计划是100个展览,实际做到了300个展览,海外展占到一半,有150个,这个也是我们预先没有估计到的。
第二个是今年的画廊展涵盖了国内几乎所有的摄影画廊。画廊展的销售不需要我评价,你们可以到画廊展去看看那些作品下面的小红点,是突破任何一届的。器材精英会是我们今年第一次做,人流量很大,完成了前面的设想。我当时提出一个要解决从复兴路步行街进去到展场50米的这个距离问题。
第一天人流量很多、挺好,第二天是有点小问题,人流引不进去,后来我们就及时做了调整。我们做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产品的介绍,厂商很满意。
所以今年这个3+1模式,是已经达到我们的预期,应该说也有小的瑕疵,但是整体情况来说很不错。我们有100个人的布展团队,要布300个展览,我们的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真的太优秀了。
这次的DIPE圆桌会达成了什么样的共识?
鲍:我们这次探索3+1的模式,相信这种模式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刚才讲的是三,这个一呢,就是DIPE圆桌会。
DIPE圆桌会,我们半天的议程是什么呢?南亚、东南亚、欧美摄影节的主席,主流文化机构,还有媒体,是这样一个结构。
基于大理在前五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我们觉得我们应该,也有能力给更多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做些事。
DIPE圆桌会议由我、新加坡主席、孟加拉主席主导成立。我们提出“为亚洲发声,与世界交流”。一个大理国际影会声音太小,我们可以联动着南亚、东南亚摄影节共同来做,以及单边的、多边的合作互动、交流。这其中包括了展览,教育,器材多方面的配合。
最后我们要形成一个大理宣言,大理宣言的任务就是为亚洲发声,与世界交流。
我们要通过DIPE这个组织的不断地活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交流,要在大理国际影会短短几天的基础上,变成一个长期的、将来会开花结果的交流平台。我们今年还要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大舞台”,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以后,我们的摄影、艺术、文化,也不是世外桃源,我们要“接地气”,所以那么多东南亚、南亚国家都来参与了我们的DIPE国际摄影联盟。
大理国际影会接下来的方向是怎么样的?
鲍:今年提出来做“摄影界的南博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大平台”,是州委州政府,省文联的支持,现在又得到了更高层面的指导、认可。
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把大理建设成为亚洲摄影中心,这个中心是什么中心呢?它是一个会展中心。大家都来大理这一个摄影节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另外一个是典藏看大理。在我们大理摄影节,你可以看见几千张的原作,为了解决原作保险的问题,我们是通过海外的保险公司来买原作的保险。我相信我们大理国际摄影影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形成多边共赢的态势,所以六个字:跨界、融合、共赢。
我们为什么叫大理国际影会,而没叫大理国际摄影节?是最初就已经想好要做一个多元化的平台?
鲍:不是啊,摄影节批不下来嘛。
但是因祸得福,作为摄影节,其他可能就不太方便,但是国际影会,我们可以3+1(模式平台)。
现在很多摄影节都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推新人,大理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中国是一个摄影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摄影的推动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今年我们启动了亚洲先锋。那么下一步,大理国际影会还要在教育上深度地扎下去。
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摄影学院,跟孟加拉的摄影学院、挪威的摄影学院结成姊妹关系,我们要通过更多的展览宣传推广,出版、教育、把中国的新锐摄影师推出去。圆桌会议也是为这个,为亚洲发声嘛。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