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镜头中的抗战:血与火
黑明在为其《100个人的战争》专题拍摄
作为摄影工作者,多年来我一直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中国摄影家协会所倡导的方向,把自己的镜头始终对准勤劳、善良、勇敢和积极向上的中国普通百姓和为这个国家有所贡献的不同群体。最近,全国许多地方都在用不同的形式举行抗战胜利的纪念活动,中国摄影家协会最近还在居庸关长城、卢沟桥和中华世纪坛等地方举办了“历史不容忘却”主题展览,用丰富、翔实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中国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奋战、抗击日寇的一个个真实场景,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反响。9月3日,我观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电视实况,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向全世界传递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心,我觉得非常振奋;在看到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多国政要,向阅兵队伍中的抗战老兵致敬时,我尤其激动和感动。
2010年初,为了弘扬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便自费开始奔赴全国各地的抗日主战场和游击区,走进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日本等国的将近200个家庭,寻找抗战老兵。在为期5年的采访、拍摄当中,我在喧闹的城市、偏僻的农村、幽静的寺庙、庄严的军队以及不相识的老兵家中,度过了百余个日日夜夜,先后采访、拍摄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期间,参加过抗日战争的100余名抗战老兵,他们的年龄大多数都在90岁至105岁之间,其中包括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以及国民革命军人。我不仅为抗战将士留下了高质量的影像,还对每位老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写下了近50万字真实的抗战故事。
我的这次拍摄和采访,不仅是一次真实的记录,也是对抗战老兵一次抢救性的采访拍摄。在起初的采访当中,先是一次次被拒绝,经过多种努力,最后得以畅谈,我们在一起聊战争、聊死亡、聊爱情、聊家庭、聊国家、聊民族……他们带着抗战身份的痕迹和亲身经历,在笑声和泪水中,亲口向我详细描述战火纷飞的昨天,讲述他们的抗战精神和艰难岁月,让我对共产党军队和国民革命军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自己也是一次精神洗礼。
八路军抗战老兵梁全正
今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伟大胜利,我将5年当中拍摄的100名抗战老兵和撰写的近50万字,于近日出版《100个人的战争》上、下集。全书图文并茂,用影像和文字真实地呈现了100名抗日老兵在70多年前对国家和民族所作的贡献。
我采访拍摄的100名抗战老兵,不仅有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晋察冀反“八路围攻”战斗、晋冀豫反“九路围攻”战斗、陈桥战斗等多次战役战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也有经历过“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徐州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一至四次长沙会战以及远征军赴缅北作战的国民革命军抗战老兵。比如1917年出生的向守志同志,作为一名抗战老兵,他不仅是一位开国少将,也曾担任过南京军区司令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跟随刘伯承师长等东渡黄河,奔赴晋东南地区参加抗日战争,并参加了反“九路围攻”战和“百团大战”等战斗。也是在抗战期间,他从一名机枪手逐渐成为一名八路军团长,由于英勇善战,他多次受到刘伯承、邓小平以及朱德总司令的赞扬。再如1909年出生的王景芳老人,早年参加了东北军,1936年参加了“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共同抗日。1937年,他作为一名营长带兵前往沧县,与日军连续作战7天7夜,他所在的39师伤亡5000多人,他所在的4团只剩下300多人,这是王景芳老人记忆中和日军最惨烈的一次战斗。后来他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和淞沪会战,1939年担任国共合办的南岳抗战游击干训班战术组组长,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培养了3000多名抗日游击指战员。
国民党抗战老兵于亚平
通过百名抗战老兵对那场战争的描述和呈现,让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更加生动,更加客观,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老人们的讲述和我个人过去印象中的抗战有很大不同。比如,当年侵略我们的日本军队非常凶悍,训练有素,武器装备非常精良。因此每打一次仗,中国军队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当年的许多国民革命军也很有血性,同日军作战也很勇敢。经过这次拍摄,我感受到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并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及各族人民武装,前仆后继、奋勇抗敌,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表明了他们为赢得抗战胜利所发挥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在抗战时期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而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军人们,每一位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们当年用生命和鲜血把日本侵略者逐出国门,也为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史册书写了极其悲壮的一笔。虽然当年叱咤抗日战场的那些老兵,尤其是我这几年采访过的100名抗战老兵,今天已经有1/3的人离世,但他们的独特影像已经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不惧牺牲的精神也会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八路军抗战老兵王保禄
回到今天会议的主题,文艺作品首先要真实,其次要客观。作为一名摄影师,我的这次创作力求通过摄影艺术的表现方式,弘扬我们的民族英雄和民族精神,宣传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通过这次拍摄、出版、展览,使后人更广泛、更形象地了解中华民族经历过的苦难与抗争,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关爱老兵,推进世界和平,共创美好未来。
国民党抗战老兵谢翔龙
《100个人的战争》
抗日战争,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侵华战争逐渐升级,中国军民奋起反击,为期14年的抗日战争,日军先后向中国投入400余万兵力,中日展开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万次,中国军民死伤3500万,其中军人伤亡380余万。日军死亡130余万,投降120余万,伪军死亡132万。
为了这些震撼人心的数字,很多年前,我就希望寻找50个共产党老兵,50个国民党老兵,想拍摄100名抗战老兵,出版一部《100个人的战争》,用影像和文字去呈现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所付出的贡献。但是,10年、20年过去,一直没有去做这件事,使得国共两党很多战功卓著的老兵和著名将领逐渐仙逝,也让我错过永远无法弥补的时机。
2011年初,我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在抗战当中有过辉煌战绩和伟大贡献的世纪老人,先后去了全国将近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将近200个家庭,并前往日本,和当年的鬼子兵进行对话,无数次奔赴中国抗日主战场和游击区,进行实地考察,为了完成这件事情,2011年开始收集资料进行前期准备,截止目前已经耗时近5年,行程10万里。
为期5年的采访、拍摄,我在喧闹的城市,偏僻的农村,幽静寺庙,以及互不相识的老兵家中,无顾寒冷和炎热,度过了百余个日日夜夜。在笑声和泪水中和他们一起聊战争、聊死亡、聊爱情、聊家庭……听取他们讲述战火纷飞的昨天,收集他们经历过的艰难痛苦,拍摄他们历经风雨的面庞,通过这些工作,让我对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洗礼着自己。
不管是国民党军队,还是共产党军队,在我看来每一位能够幸存都不容易,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们当年用生命和鲜血把日本侵略者逐出国门,也为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史册书写了极其悲壮的一笔。虽然当年叱咤抗日战场的那些老兵大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不惧牺牲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被人民忘记。
2015年6月21日于北京
来源:中国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