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荷赛揭晓,航拍天津爆炸组照获奖
荷兰当地时间2月18日,2016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即荷赛)评审结果在阿姆斯特丹揭晓,澳大利亚摄影师Warren Richardson的作品《Hope for a New Life》获得年度图片。两名中国摄影师凭借有关天津大爆炸时间的作品获奖,其中张磊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陈杰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另有一幅《山西煤炭重镇》 日常生活类单幅一等奖,《四川色达佛学院》获得日常生活类组照二等奖,作者均是Getty驻中国的加拿大籍摄影师Kevin Frayer。本届荷赛共有来自132个国家,5,754名摄影师,98,671张作品参加评选。
2015年8月28日,一个逃难的难民抱着孩子通过匈牙利和塞尔维亚边境勒斯凯地区的铁丝网。Warren Richardson 摄
陈杰凭借《天津爆炸》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2015年8月12日,中国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15日清晨,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通过航拍记录现场实景,爆炸现场烟雾逐步散去,爆炸“原点”出现一个巨大的坑,坑内有大量液体。
《中国迷雾》2015年12月10日,一片迷雾笼罩的天津。张磊 摄
静态照片评选中,新闻组的评委会主席由法新社的摄影部主任弗兰西斯·科恩(FrancisKohn)担任,他同时还是荷赛终评的评委会主席。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媒体发展部主任、高级编辑黄文继2006担任终评委、2007年担任初评评委之后再次担任荷赛评委,在初评阶段评审新闻组摄影作品,她同时也是荷赛终评的评委会成员之一。
常河担任本届多媒体比赛短片组的评委。常河曾于2007年凭借《中国动物园》获得过荷赛自然类二等奖,2014年他领导东方早报的视觉团队转型到新媒体平台,如今该团队成为澎湃新闻(Thepaper.cn)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也是唯一获得过荷赛奖项的中国籍荷赛评委。
纪录摄影组的评委会主席是来自奥地利的《明镜周刊》摄影指导米凯拉·哈罗德(MichaelaHerold)。体育组、自然组和人像组的评委会主席分别是澳大利亚摄影师蒂姆·克雷顿(TimClayton)、美国摄影师乔治·斯坦迈茨(GeorgeSteinmetz)和荷兰人纳尔达·范特维尔(Nardavan’tVeer)。
按照荷赛以往的规矩,年度新闻照片大奖(picture of the year)奖金1万欧元,各单项奖一等奖奖金1000欧元。另外还有一个大礼包:从今年起,荷赛基金会改变了已执行多年的只付费邀请年度大奖和各单项一等奖当年年4月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颁奖仪式的惯例,将邀请本届比赛全部获奖者赴荷兰领奖、参加交流活动,并负担他们的往返经济舱机票和活动期间的食宿。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因为发起于荷兰,故被称为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至2016年已举办了59届,此前多位中国摄影师获得该奖项。
以下内容来自新京报拍者网对陈杰的采访。
拍者君:一直以为您会投稿到突发新闻类,为什么会选择投一般新闻类?
陈杰:因为2015年的突发新闻比较多,比如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尼泊尔地震,局部地区的冲突等,而且天津爆炸时,我是在第二现场,不在第一现场,所以投了一般新闻类。
拍者君: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投稿荷赛的?一共投稿过几次?
陈杰:真正意义上按照规范投稿应该是第二次,去年是第一次按照规范去翻译、作图等。以前当然也投过,不过把握性不大,只是想试试。
这次投稿的时候就比较在意了,在前期也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反复考虑是投组照还是单幅,投哪个类别等,最后决定是投单幅,因为就我自己判断来说,这张照片最能说明问题。
拍者君:您是在天津爆炸事故发生第三天才抵达现场的,相信您在抵达之前已经查阅了大量相关图片和信息,您有事先设想抵达现场后该怎么拍吗?事先设想的照片您最终拍到了吗?
陈杰:到现场之前看过很多前方记者的地面照片,我当时就考虑能不能有一张照片能高度概括这次事故的破坏力。其实这张照片我拍了两次。
第一次拍的时候是早上,现场硝烟还没有消散,有迷雾,能见度不是太好,但是第一次的时候我已经找好了拍摄点,等到下午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我就再次将航拍机飞到那个拍摄点,拍下了这张照片。
拍者君:您是一个单兵作战能力很强的摄影记者,但抵达现场后,您首先选择使用航拍为新京报摄影报道团队提供大量素材,所以您没有第一时间进入现场,现在回想起来,您有没有一丝遗憾?
陈杰:不遗憾。首先,我不是第一时间到现场,我们的团队记者前两天已经拍摄了大量一手图片资料,从我的角度来讲,还缺航拍的画面,那我就会从不同的视角补充我们报道的内容。
其次,后续报道到现场后再按照传统的模式去拍意义不大,这时候就需要拍出些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的照片,去找一些被别人忽略或者没有来得及拍的角度。
我在现场,是能从地面直观感受到事故的破坏力,但是对于旁观者而言,可能没有那种强烈的感受。我最想要的画面,就是能尽量全面地传递出现场的破坏力。这张航拍照片,其实把现场抽象化了,画面中爆炸后一片焦土的宁静感,给人的震撼更甚。而且在阅读之前照片的基础上再看这张照片,会有更强烈、更直观的现场冲击感。
拍者君:您现在采访时几乎都会使用航拍机,但有人觉得航拍机拍摄的画面不带有人类情感,对此您怎么看?
陈杰:我不认同这个看法。不管是做摄影、还是其他,我们要做的其实是传递。而传递信息有很多种手段,比如手机、相机、航拍机。只要通过它能传递一些有效的信息,从不同的视角呈现出来,让人能从多角度去观看这个事情,我觉得就可以,不用去在意是用什么拍的。而且,我觉得摄影师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把影像留存下来,用更好的形式将之传递出去。不要排斥新技术,我们一定要去拥抱它。
拍者君:这几年来,您一直致力于环保题材的深度报道,是个人兴趣还是跟风热点?
陈杰:最初可能是记者的本能吧。我去过很多地方,接触过很多受害者和当事人,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后,发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这种急功近利、以毁灭自然为代价去发展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而且有些已经失控了。虽然过去也有摄影师做过此类题材,但我们还要再添一把火。这个时代和过去那个时代又不一样了,现在更发达了,如果意识跟不上的话,将来就会给自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如果我们记者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应该把它呈现出来。从个案的事件报道,到关注这个领域,我觉得这是一个记者的职责,必须要做的事,这也是我们做记者的意义。
拍者君:您能告诉新人一些寻找优秀选题的方法吗?
陈杰:我没有方法吧,方法不是教出来的。我同样焦虑啊。当完成一个报道的时候,也会对下一个选题焦虑,但是焦虑归焦虑,行动归行动,除了像天津爆炸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会不断去阅读更多领域的书籍,然后接触、关注更多不同领域的人。我会吸取各个领域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主动地接触社会,进入社会具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个行业,主动去发现一些东西,然后系统地去做。
我未来的目标就是不想像过去那样,十天、八天去完成一个快餐式的报道,我想深入一个领域,长期去关注,几个月,甚至是一年,持续地去做这个东西。而且不仅是用影像去表达,影像只是我的一个手段。了解影像背后的故事,用故事支撑影像,用故事来丰满影像,故事要与这个时代的特征相符,无论是冲突还是矛盾。
还有我认为特别重要的一点,无论是摄影师、记者、社会学者,一定要有批判意识,带着这种意识重新去认识,题材会不断拓宽。如果说拍摄得非常多,但是表达的能力有限,要如何解决,那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就是学习。
历届荷赛获奖中国摄影师名单
荷赛奖第58届
体育类单幅一等奖:《决赛》 鲍泰良
自然环境类一等奖:《猴戏》 储永志
日常生活一等奖:《买牛市场》蔡圣相
当代热点二等奖:《圣诞工厂》 陈荣辉
肖像类二等奖:《被告》 刘嵩
长期项目三等奖:《发展·污染》 卢广
荷赛奖第57届
体育动作类组照一等奖:《杠上争夺战》贾国荣
体育特写类组照二等奖:《健身》陈坤荣
自然类单张三等奖:《形影随行》樊尚珍
荷赛奖第56届
自然类组照二等奖:《牢笼》郑晓群
体育动作类单幅二等奖:《热身》储永志
体育动作类单幅三等奖:《花样游泳》魏征
表演肖像类组照三等奖:《非常想念爸爸妈妈》傅拥军
荷赛奖第55届
艺术类组图三等奖:《还乡》旷惠民
突发新闻单幅三等奖:《拯救跳楼新娘》李杨
当代热点类单幅优秀奖:《工人爬上高压电线杆》许少锋
荷赛奖第54届
荷赛一般新闻单幅二等奖:《僧侣为灾民火化》牛光
突发新闻组照三等奖:《大连油污救援》卢广
荷赛奖第53届
自然类组照三等奖:《被污染的桔子》方谦华
当代热点类组照优秀奖: 《俯卧撑》区志航
荷赛奖第52届
体育特写类组照一等奖:《北京电视上的奥运会》赵青
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救援部队运送地震幸存者》陈庆港
体育专题类单幅一等奖:《柔道——血染赛场》吴晓凌
突发新闻类组照二等奖:《四川大地震》景长观
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四川大地震中的幸存者》赵青
自然类组照二等奖:《西湖之畔的树》傅拥军
肖像类组照三等奖:《战争摄影图标系列》李洁军
荷赛奖第51届
自然类单幅一等奖:《中国万州自然保护区内濒临灭绝的植物》方谦华
体育动作类组照二等奖:《2007运动瞬间》费茂华
艺术类单幅三等奖:《天津茶馆的评书》祁小龙
荷赛奖第50届
人物单幅二等奖:《彝族牧羊人》王刚
艺术单幅三等奖:《盲人舞蹈队》张涛
自然组照二等奖:《中国动物园》常河
荷赛奖第49届
艺术与娱乐类单幅二等奖:《泰国民众纪念印尼大海啸死难者》周馨
艺术娱乐类组照二等奖:《大芬油画村》余海波
荷赛奖第48届
体育专题类组照三等奖:《李小双体操学校》邱焰
荷赛奖第47届
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艾滋病村》卢广
荷赛奖第46届
科技类单幅三等奖:《针灸减肥》祁小龙
荷赛奖第45届
体育类单幅铜奖:《中国体操夺冠赛》贾国荣
荷赛奖第43届
艺术类组照金奖:《60岁重返舞台》王瑶
荷赛奖第39届
艺术类单幅金奖:《聊城少儿杂技学校》李楠
荷赛奖第31届
新闻人物类组照三等奖《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杨绍明
来源:影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