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摄影奇缘:李振盛讲述与布列松的传奇故事

| |

发自: 网编:张晓芳 | 时间: 2017-5-4 | 浏览: 1879

大师的摄影奇缘:李振盛讲述与布列松的传奇故事

    人物介绍:
    李振盛先生生于大连,祖籍山东荣成。1963年毕业于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在黑龙江日报社做记者20年,在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执教15年。1988年20幅文革组照获"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系列新闻照片大奖"。1996年5月16日退休后应邀赴美访问讲学,出书办展游走世界。菲顿出版社出版《红色新闻兵》,2003年评为"世界最佳摄影画册",2004年获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最佳摄影报道奖";美国多所大学选择《红色新闻兵》作为教材。2005年入选自1855年以来150年世界54位新闻摄影师,2006年入选"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牛津大百科的《牛津摄影指南》单独列入"Li Zhensheng"。
 
 

 

4月28日,城市艺术课“大师的摄影奇缘——李振盛与布列松的传奇故事”在西安美术馆开讲。

 

    在城市艺术课大师讲堂上李振盛先生幽默风趣不失敏锐的批判意识,详细描述了与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交往的一段往事。故事充满神奇和细节,在李振盛先生的娓娓道来中,别有一番味道。

 

 

    李振盛和布列松因摄影结缘,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始终影响着李振盛。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在李振盛10万张文革照片中,表现地淋漓尽致。

 

    在讲座过程中,李振盛不止一次提到“用作品说话”,在讲述他与布列松两天的相识后,李振盛说道,“千挑万挑,用作品说话。布列松开始喜欢我,不是喜欢我这个人,是看了画册以后喜欢我的作品风格,再看完我的照片后,布列松对我说‘咱们两个人,在不同的国度里,都在实践着决定性瞬间的理论,都在共同记录着历史’”。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提问环节,观众的提问中涉及李振盛的代表作文革系列照片,李振盛说道,“我觉得要把他拍下来,留待后人去评说。摄影记者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人,还应该是历史的记录者,这句话,影响了我新闻摄影生涯的全程。那个时候有人问我,你是在历史使命感下拍了这些照片。我说,不能说我丝毫没有历史使命感,但是也不能因为我记录的很全,我就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此次讲座体现出了李振盛老先生对新闻摄影的独特认知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著名摄影师胡武功、潘科等在场聆听,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来源:中国摄影在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