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摄影“教科书”《与时共在》在昆明发布

| |

发自: 网编:张晓芳 | 时间: 2017-6-26 | 浏览: 1764

建筑摄影“教科书”《与时共在》在昆明发布

    6月24日,国内首部摄影艺术与建筑科技相融合的大型画册《与时共在》在万达·昆明双塔发布,画册部分作品通过展览的形式首次与昆明市民见面。
  据了解,《与时共在》由重庆籍摄影师、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工会副主席鲍禹历时4年拍摄,从上万幅照片中精心挑选编辑而成。该书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美术评论家、四川美院教授王林担任主编,被业界誉为国内首部建筑摄影“教科书”。画册分为科技卷和艺术卷,作者把摄影艺术与建筑科技完美融合,从与众不同的视角,通过美轮美奂的画面和系统的拍摄组合,对昆明西山万达广场建设进行了全程记录和艺术化展现。

    王林认为,摄影于鲍禹既是记录也是艺术,其摄影作品和工程建设是同步生长的,与其他通过蹲点采风拍摄建设题材的摄影师不同,鲍禹本身就是工程建设参与者。“在鲍禹的镜头中,记录和见证了这个时代中一座宏伟建筑的拔地而起,记录和见证了劳动者的精神力量和如歌岁月,而这些记录和见证充分体现出了摄影艺术家内在的人文理想和和人文情怀,因而画册命名为《与时共在》。”王林说。

  “画册《与时共在》用镜头为历史留下了一部可查阅的图像史,我们会因为自己能够读懂双塔的全部生命密码从而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 ”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人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鲍利辉说,摄影家鲍禹作为双塔建设的参与者,深入工地最前线,用真实的镜头温情讲述万达昆明双塔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自然的变迁、人文的延续、科技的力量、城市的扩张,都和谐共生地交融于时间的纵轴之上。

    对于4年危险且艰辛的拍摄,鲍禹向记者讲述,想要记录下精彩的场面并不容易,只有俯拍才能还原出工人作业时的危险与气势,但那时还没有无人机,想要完成俯拍就得亲自上阵。在工地上为了拍到最佳效果,他用安全绳固定住自己的身体和脚,将半边身子伸出墙外,从高空垂直往下拍,抓下了工人在高空抖动下降绳的一幕。

  此次展出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从工人咬着牙进行钢筋连接、吊着安全绳进行幕墙清洗、凌空进行外框楼承板铺设,再到工人休息时躲进滚筒里聊天、完成一天劳作后看家人的书信、帮孩子辅导功课、凑在一起打牌吃烤串,在鲍禹的镜头下,工人师傅们的一招一式无不彰显着劳动的精彩,沸腾着虽然平凡却又向上的力量。

来源:中国摄影在线

Top